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综合素养学部课程成果展示大赛顺利开展

来源: 时间:2018-07-13 00:00:00 作者: 点击:

为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相关精神,践行“思政、通识、学工”三位一体的育人改革方案,贯彻“四个走出”的教育理念,7月2-5日,我校综合素养学部开展课程成果展示大赛,大赛总共有六场,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成果展示大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成果展示大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程成果展示大赛、通识课程成果展示大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成果展示大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成果展示大赛。

青春梦:给世界一个最美好的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成果展示大赛成功举行

点燃激情,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激扬梦想,行动是最好的传承。2018年72日下午,综合素养学部在7402教室成功举办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成果展示大赛。综合素养学部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任课老师以及部分系部辅导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图片1.png

图片2.png

本次大赛以“青春梦:给世界一个最美好的你”为主题,来自各院系共计11支队伍通过读书报告、情景剧、调查报告、微电影、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围绕理想与现实、人生价值、家风传承、道德教育、革命精神、法治建设、科技伦理等话题表达了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向世界呈现一个最美好的自己。

最后,展示作品中叶鑫等同学的《情景剧——聪明反被聪明误》、黎诚磊同学组的《认清教育,才可点燃理想枝头》获得一等奖;朱俊毅同学组的《发现这个世界最好的你》、周彤等同学的《当前我国的家风传承与建设》和何楚坤等同学的《理想与现实的南苑生活》三支队伍获得二等奖;其余六支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图片3.png 

本次大赛是综合素养学部教学改革系统实施第二学期以来的首场比赛,比赛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条主线,充分融合了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从而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百年中国梦,砥砺前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果展示比赛成功举办

7月2日晚,综合素养学部课程成果展示比赛系列活动第二场—— “百年中国梦,砥砺前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比赛在7402教室成功举办。

图片4.png

获奖同学与老师合影

此次大赛以“百年中国梦,砥砺前行”为主题,共有来自各学院的九组同学参与比赛,他们以不同的主题,各样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比赛主题的理解与思考,充分展现了当代的大学生对社会、国家的的关注与期待。

图片5.png

各组参赛选手的风采

图片6.png

朱华蒲老师为参赛选手点评

经过现场的激烈角逐,来自外国语学院同学的《伊藤博文与李鸿章之比较》,得到了现场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获得第一名;其它几个小组获得二到三等奖。

图片7.png

甘子成老师为比赛做终结

展示结束后,综合素养学部的甘子成老师从各小组的题目选择、课件的制作水平、比赛现场演讲的熟练程度、演讲技巧等几个方面做了点评和分析,对几个小组的参赛选手水平做了充分的肯定。

“怀揣社会责任,践行家国情怀”:

——毛概实践课程学生实践成果决赛暨颁奖礼顺利举行

7月3日下午,综合素养学部课程成果展示比赛系列活动的第三场:“怀揣社会责任,践行家国情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实践)》课程成果决赛暨颁奖礼在7402圆满举行。迄今为止,综合素养学部的毛概实践课程学生成果大赛已举办至第六届。

图片8.png

为了更规范合理的筛选出优秀作品,与前几届比赛相比,本届比赛在赛制上做了较大的调整。整个比赛由初选、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组成。首先是各任课教师以课程为依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初选,共推荐出22支队伍进入复赛。进入复赛的队伍提交完整的调研报告,由评审委员会的老师对报告进行盲审,每篇报告由三位老师评审,最后根据平均分排名,取排名前10的队伍进入决赛,角逐一、二、三等奖。

此次比赛的话题依旧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除了对传统文化、社会问题的关注外,有相当一部分小组将关注点聚焦在了互联网、大数据等对社会、对人群造成的影响上,展现出了南院学子与时俱进的视野与风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进入决赛的十支团队,在实地调研方面都下了比较大的工夫,多次实实在在的去接触社会,理解社会,实现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课程目标。此外,评委老师们还特别强调了同学们在撰写调研报告时的学术规范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给予了中肯实际的操作建议。

图片9.png

最后,来自市场营销、电气工程等专业的《从化掷彩门习俗的现状调查》;以及来自商学院、医管系、艺创系等专业的《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调查报告——以中大南方为例》获得一等奖。其余团队分别有三支队伍获得二等奖;五支队伍获得三等奖。未能进入决赛,但入围复赛的团队中,有八支获得优秀奖。

综合素养学部通识课程教学成果大赛成功举办

7月4日下午,我校2018年度通识课程教学成果比赛在7教402顺利举行。本次大奖赛由综合素养学部主办,来自商学院、 会计学院、外语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学院的十支队伍参加了比赛。比赛讨论的话题涉及中国的政治外交、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多个方面。 主要介绍了当前国际外交情势的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事件、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与历史遗迹、人生哲学等等,相当大程度的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同时也弘扬和贯彻了博雅通达的通识教育理念。

 

 


活动最终比赛结果揭晓,由演讲题目为《1900为什么不换一艘船》的第7组、《中国的不结盟与“韬光养晦”政策》的第8组获得一等奖;演讲题目为《为什么会爆发战争》的第3组、演讲题目为《生命的穿行》的第4组、演讲题目为《英国使臣二次来华的结局及其感想》的第10组以及演讲题目为《中欧外交》的第11组获得二等奖,其余四组同学获得三等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成果大赛成功举办

2018年74日晚上,综合素养学部系列活动第五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成果展示大赛在7402教室拉开帷幕。综合素养学部袁文春老师、各任课老师出席了本次大赛。

图片14.png

此次大赛以“纪念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主题,有来自不同院系的10个小组参加了比赛,比赛探讨的话题涉及广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各小组同学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对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理解和认识,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人文关怀。

展示结束后,袁文春老师对本次概论课程大赛作了精辟地总结,他讲到:“毛概理论课程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今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立足于广东的改革开放,将广东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历程展现出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广东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是有具体的意义的,同学们在展示过程中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广东改革开放具体领域的看法,有宏观也有微观,有具体也有抽象,层次清晰而内容丰富。

 

不忘初心,学以致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成果展示大赛成功举办

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学生学习成果,2018年75日晚,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综合素养学部在7402教室举办第二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图片15.png

本次活动以“不忘初心,学以致用”为主题,从全校各院系两千多名学生中共推荐出14组参赛。这些同学带来的优秀作品分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探究“抖音”受到追捧的原因》(冯琼凤)、《对微信的发展和朋友圈“阶层”文化的讨论》(林唯唯)、《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保护和公平正义的关系》(胡志翔)、《浅析中国古代政体与法治》(白瑞、李亚泰、陈晓娜)、《“存在即被感知”?》(罗丹、孟上杰)、《论柏拉图式爱情》(郭思)、《亚里士多德》(宋紫薇、刘绮梦、陈柔柔、毛成铃、黄学钗、郑宇銮)、《伊曼努尔·康德》(蓝慧怡、闲锦妲、李雨玲、张彤、曾译锋)、《没有阶级差异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周岚)、《没有阶级差异的社会是可能的》(陈浩贤)、《论“国家是从事欺骗活动的场所”》(龚婷)、《<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启迪》(陈依凡、谢冠岚、黄钦勇、何惠娴、曹伟平)、《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选择——读〈富国陷阱〉有感》(王华恒、彭荣荣)、《明末“白银危机”及其当代启示》(廖诗晴、温馨怡)。

在近3个小时里,各小组通过读书报告、视频展示、论文宣讲、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对各种思潮展开评介,展现了本学期的学习成果,由授课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了简单点评。

本次活动由徐家源老师担任主持人,曹艳肖、陈梦雅、李婧、李文、罗国明、陶翀洋、杨小松、朱华甫等老师和100多位来自各院系的同学观看了此次活动。

新闻来源:综合素养学部  编辑:邱世玲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邮编:51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