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17年综合素养学部三位一体融合研讨会顺利召开

来源: 时间:2017-11-27 00:00:00 作者: 点击:

11月22日上午,“植根学情、全方位融合、立体化育人”2017年综合素养学部三位一体融合研讨会顺利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李建超,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唐燕,学生工作部部长聂琼,综合素养学部常务副主任王丽荣,学院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佳,以及综合素养学部、学生工作部等相关部门老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综合素养学部常务副主任王丽荣主持。


 聂组长.jpg


综合素养学部王丽荣主任首先对综合素养学部已有的工作特色和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简要介绍。她提到,综合素养学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综合素养学部将继续与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密切合作,同时广泛听取各位领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我校思政课程融合体系建设,构建“思政、通识、辅导员”三位融合一体,立体化、全方位育人机制,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


 袁文春3.jpg


会上,综合素养学部的教师代表围绕综合素养学部在思政、通识、成长教育中心三个方面的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在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等环节继续落实三位一体改革的有效方案等主题进行了汇报和交流。李丹老师总结了综合素养学部三位一体改革的整体情况,指出改革将继续围绕“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宗旨,以融合、整合资源与改革教学模式的方式,推进改革举措落地生效。李婧老师介绍了综合素养学部通识教育三位一体融合情况,即通过优化完善“求知”、“立德”、“践行”三个体系,推进“大通识”理念下的综合素养教育。刘明玉老师提出了关于综合素质教育的“知行二元”结构改革方案,通过思政与通识育化“理论素养”,通过学工与团委行塑“实践能力”,达到“教”、“学”一体,“知”、“行”一致,实现思政、通识与学工团委的有机融合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袁文春老师从理论教学、主题活动与教改项目之间的资源整合角度,提出创建承包式的教育团队,优化联络沟通的机制与网络平台,以整合多方面的优质资源。陶翀洋老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经验,提出开展“一个教师联合教学计划”和“一个学生分享、展示活动”的具体改革方案。曹艳肖老师介绍了综合素养学部成长教育中心的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要将成长教育中心作为思政、通识、学工对接的平台与窗口,充分发挥其在三位一体融合过程中的作用。台湾博士黄家瑜老师提出打造线上线下“1+1”教学模式,即用“传统课堂教学+线上/远距教学”的创新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校教学质量。


 王丽荣.jpg


学生工作部聂琼部长认为,我校不断推进落实“思政、通识、辅导员”三位一体、全方位育人机制,对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水平提升,以及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都有重要意义。此次研讨会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学工部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启发。学工部将加大力度推进融合工作,与综合素养学部等部门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学工队伍年度重点工作。针对研讨会中提到的辅导员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聂琼部长表示学工部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融合体系建设,例如引导支持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随堂听课,和思政老师共同设计思政实践课程;主动邀请思政老师指导并参与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聂组长 (2).jpg


王丽荣主任表示,综合素养学部三位一体改革初见成效,但还存在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学工部、团委拥有学生资源,综合素养学部拥有理论、师资优势,希望未来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实现有理论、有实践的“思政、通识、辅导员”三位一体大融合。接下来各部门要通过召开工作例会、成立对接小组等形式,推进工作落实。


 李建超.jpg


李建超书记发表总结性讲话,他指出,对于三位一体融合工作,综合素养学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在前期都做了大量工作,相关方案越来越科学,在落实中取得了切实成效。在此次研讨会上,各位老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思路举措方法,综合素养学部要进行收集汇总,并结合实际情况归纳完善,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在以上工作基础上,相关部门要思考如何把成果整合起来、总结起来、展示出来,以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合作、促进融合。

 

新闻来源 / 学院办公室    文稿 / 邱世玲    摄影 / 张俊杰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邮编:510970